“中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系统风险识别、危害形成机制、高效防控技术与应用”成果评价会在省微生物所召开

76日,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的科研项目“中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系统风险识别、危害形成机制、高效防控技术与应用”成果评价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评议专家委员会成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投生物科技投资公司岳国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等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领域的11位知名学者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郭勇主持会议,省微生物所副所长李良秋致辞。

丁郁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做了《中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系统风险识别、危害形成机制、高效防控技术与应用》报告,详细介绍了食品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过去十年期间,围绕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中普遍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分布规律不清、危害形成机制不明、高效防控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通过“系统风险识别—危害形成机制—高效检测控制”开展全链条系统性研究。首次系统调查了涵盖全部省会及港澳在内的我国43个主要城市7大类大宗食品中11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风险,明确了不同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污染水平、分布特征、毒力基因携带、血清分布、耐药性及遗传背景多样性等特征。建成我国极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菌种库(3万余株)和全基因组数据库(>4000条序列)及分子指纹图谱库(3万余条)等科学大数据库。基于风险识别调查数据结果,深入研究了致病菌多重耐药形成、高危致病菌分子进化、生物膜形成、环境耐受等危害形成机制,为食源性致病菌基础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首次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分子标记的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种库,系统挖掘获得覆盖种属、血清型等特异性检测新靶标。突破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瓶颈,为我国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开辟了新途径。研发了系列新型高效过氧乙酸、新型高效柠檬酸、新型高效双价季铵盐消毒液和系列消杀产品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系统建立了我国食品生产设备及其加工环境的微生物消毒新技术体系。研制开发了微生物限度检测系列等17大类不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控制仪器装备,为我国食品微生物高效控制技术与装备水平提升及仪器装备国产化做出重要贡献。项目成果进行了积极地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我国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突出问题。随后,与会专家与项目组成员就项目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经过质询与讨论,专家委员会主任孙宝国院士代表评议专家委员会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危害认识与高效防控方面作出的系统创新工作及取得的突出成绩,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吴清平院士对专家委员会给予的评价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为国家食品微生物安全做出更多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