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菌物学专家李泰辉-毒蘑菇最怕他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张映武 通讯员 李诚斌

身背双肩包,手拿便携相机,口袋揣着放大镜,在深山野林中来回穿梭,只为寻找各种各样的野生菌菇,这是李泰辉三十多年科研工作的真实写照。自1980年来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后,他把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了寻找各类菌菇上,由他主持的“经济真菌资源学研究”和“西藏经济真菌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等项目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   

年近花甲的“真菌少侠”

晚上8时,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大多都已回家休息,刚从江西庐山采集蘑菇回来的李泰辉一放下行李,便神色匆忙地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他急着要整理一份菌物类品种的书稿。这几天,李泰辉带领团队在山里发现了两个疑似新种类的菌菇,回来后他们就开始忙乎起来,在将采集的菌菇烘干保存、记录好原始数据后,他们还要对标本进行仔细的筛选和鉴定,以便进一步确定它们是否为新的品种。

李泰辉的办公室充满了各类菌菇的“气息”, 墙壁上挂满了不同种类的菌菇照片,一本本菌物类的书籍堆满了大半个办公室,每当发现到疑似新品种的大型真菌时,李泰辉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排除筛选。在办公室门口,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瓶子,里面是培养出来的各类菌物,平时,他和助手们要定期观察其生长情况,记录下各类菌物的形态、生活环境及习性等信息。由于成天与各类菌菇打交道,同事们有时开玩笑称他是“真菌少侠”,而李泰辉也乐在其中。

作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微生物资源中心主任、华南大型真菌资源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已年近花甲的李泰辉仍经常带着团队去深山野林中采集标本。他告诉记者,全球的科学家对于菌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目前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内的真菌大约在150万~200万种,科学界大约只对其中不到10%的菌类品种有研究,仍有大量的菌类尚未能验明正身。李泰辉希望可以尽可能多地发掘出不同的品种。 

野外采集危险多

在户外搜寻菌种资源,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挎着篮子在林间悠闲漫步”,李泰辉告诉记者,许多野生蘑菇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气温较高的环境,越是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就越有可能发现更多种类的菌物。每次出门,李泰辉都会叮嘱团队成员带上蛇药防范,在这些地方,除了长有各类蘑菇外,还经常有毒虫毒蛇出没,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会被咬到,不过李泰辉早已习惯,“遇到蛇一开始会有点害怕,后来也就习以为常,别去招惹它就行了”。

每逢雨后天气,就是李泰辉团队进山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期,雨后的山路并不好走,他们踏着脚下青苔湿滑、跳过倒伏的树、爬上泥泞的沟壑、趟过深深的积水坑,习惯了在山林中行走的他们步伐很快,有些真菌出现的很快,消失的也很快,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搜寻到它们。

经验丰富的李泰辉对菌菇总是有着敏锐的“嗅觉”,他介绍称,腐烂的木头上面时常能找到一些罕见的伞菌品种,在某些特定品种的植物根上往往能发现一些有趣的菌菇。遇到“心仪”的蘑菇时,他们马上各自分工,打光拍照、采集样品。

深山里毒虫众多,被叮咬是常有的事,一次去湖北的山林里搜寻蘑菇,李泰辉在密林中搜寻到一块不错的菌种,喜笑颜开的他却没注意到脖子上被一只“草爬子”(又名蜱)咬了许久,等到发现时已经钻入到肉里面。 这是一种有毒的吸血虫,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钩,越拉越紧,若不及时取出,会导致患者瘙痒难忍,严重的还会高烧不退、深度昏迷。在队员的帮助下,他们运用土方法,拿来烟头将“草爬子”慢慢地烫出来,李泰辉的脖子上也因此留下了一个疤痕。不过对于李泰辉来说,被小虫叮咬只是小事,在野外遇到的危险事并不少,去某岛上采集样本,他们遇到天气变化,风浪打得比船还高;在深山的路上,有一次他们乘坐的车突然坏了,差点翻到路边的山沟里……

协助救治过许多

误食毒蘑菇病人

对毒蘑菇的系统研究,是李泰辉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李泰辉介绍称,目前仍在流传的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大家不要随便相信,一些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因此最好不采不吃野生蘑菇。“事实上,许多食用菌和毒菌是非常相似的,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如今的李泰辉已是业内有名的菌物学家, “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这些社会荣誉都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但他仍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着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每逢医院接诊到误食毒蘑菇的患者时,都会告知李泰辉,让其帮忙分析毒蘑菇的品种和有害成分。人命关天的事李泰辉丝毫不敢耽误,每次一接到通知,不管是白天或凌晨,他都会以最快速度,将样本带到实验室进行鉴定。有时找不到病人吃剩的蘑菇,他还要从病人的呕吐物中寻找蘑菇样本来分析,对着病人的呕吐物,虽然李泰辉每次都感觉胃里翻滚,但他一想若能及时挽救一条生命,觉得这不算什么。

近年来,由于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李泰辉一直致力于毒蘑菇中毒预防的研究和科普工作。自从2000年以来,随着他们研究所和相关部门对毒蘑菇宣传的不断加强,以及医院对毒菇中毒救治经验的积累,近年来广州的毒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明显减少。

发现100多个真菌新品种

多年来,李泰辉带领团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全国各地采集了上万份的真菌标本,发现的真菌类新品种达100多个,整理出了第一手珍贵的科学资料。要知道,确定一种新的真菌品种并非易事,通常前后花费上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的时间,李泰辉在这上面耗费了许多心血。他介绍称,比如自己早期发现的一种可食用广东虫草,当时为了确定它是一种新的虫草,他查找了全世界500多种虫草的形态特征,花了大量时间逐步对比筛选,又经过严格的仪器鉴定,并在多个地方再次采集到相同品种,最终才确定为新品种。

李泰辉告诉记者,为了确认一种灵芝(白肉灵芝)是科学上尚未报道的新品种,李泰辉和同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曾采集到该灵芝样本,但因标本状况不佳而一直没有被查证发表。直到几年前,研究所的胡惠萍等人在西藏再次采集到相同的标本,并经过严格的研究鉴定,最终才确定该品种为灵芝新种,这期间经历了三十余年。

每年的梅雨季节,李泰辉都会定期去白云山调研蘑菇,白云山上的菌菇种类众多,对于李泰辉团队来说是难得的取样地方,记录和分析山上发现的各类菌菇。广东本地的毒蘑菇品种众多,像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有时也会在山上出现,李泰辉发现后都会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李泰辉介绍,有些毒蘑菇特征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广东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有一个直观的分辨方法 “脚上着靴子,腰间穿短裙”,简言之就是白毒伞根部有一个黑色的肉托,而伞下垂着淡黄的伞须。近年来,李泰辉仍跟年轻时一样,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深山野林中寻找标本。有人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停下来好好享享清福呢,李泰辉笑称,“不急,我希望可以继续走到八十岁。”

《广州日报》(2015-11-14 B3博阅休闲周·面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