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笑迎“蘑”难,夫妻携手共走寻“菌”之路
■人物
张明,微生物学博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自硕士研究生开始至今,一直从事真菌资源学、分类学、分子系统学及生态学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9篇(SCI收录2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12篇),合作出版著作《云南楚雄州大型真菌图鉴(I)》,参与《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车八岭大型真菌资源图鉴》编写工作,申请专利1件。对华南等南方地区牛肝菌资源有深入研究,对南方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较为熟悉,参与科技部子项目罗霄山脉大型真菌资源和热带海岛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与分类学研究。发现并命名大型真菌新属3个,新种15个。
王超群,博士,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在美国Clark University进修学习,导师为著名菌物学家李泰辉研究员及David Hibbett教授;现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微生物资源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大型真菌分类与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9篇,授权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参编《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等著作,曾获得华南植物园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优秀研究生奖等奖励。
森林里存在着一种神秘的生物——真菌(Fungus),该词来自“拉丁文Fungus(fungi)”,原意是蘑菇,在中国,真菌的种类十分繁多,但研究“蘑菇”这个专业算不上热门,虽不热门,但仍有人默默热衷于这个事业,来自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的一对“采蘑达人”夫妻便是其中的一份子,从南到北的中华大地上,两位喜爱蘑菇的博士多次深入森林中,采集各种蘑菇,在2018年,他们分别发表了不同的新属,他们就是专攻各类群大型真菌分类的张明、王超群夫妇。
好事多“蘑” 两人分别发现新属
张明和王超群目前都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从事各类群大型真菌的研究。张明目前发现并命名了大型真菌新属3个,新种15个。2018年,王超群发表了华湿伞属(Sinohygrocybe),Sino-指该属最先在中国发现,据悉,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表的蜡伞科的新属。
张明和王超群两人师出同门,都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读硕士和博士,在菌物学家李泰辉教授的指导带领下,经常出入山林河海,积累、采集各种蘑菇。除了外出多,两人都对李泰辉指导论文的印象非常深刻,张明说:“李泰辉教授指导论文时,会让学生坐在他身边,一句一句修改,指出错误和需要修改的地方。”正是在这种严谨的学术指导下,两人打下了良好的学科基础,专业知识扎实,户外采蘑菇经验丰富。两人博士毕业后都留在了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当起了助理研究员,继续研究各类群大型真菌。记者看到,张明的办公桌上整齐的贴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菌类照片,书籍整齐有序摆放好,王超群的桌子上也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文献。
新属的发现并非一朝一夕,在这背后,有大量的准备工作。“word hard,but smart”四个单词,王超群身体力行,将此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的座右铭,刚到微生物研究所的时候,王超群的同门师兄师姐已经毕业,不能直接在实验室里请教,王超群就跑去华南植物园趁着他们休息的间隙请教,后王超群就开始慢慢自学,独立研究。
2013年7月份,张明在海南采到了一朵特别的蘑菇,该蘑菇非常少见,当时他的心里已经有底了:这可能是一个新属。但要发表一个新属并非一份标本就可以了,一份标本的特征并不稳定,一般需要两、三份标本去进行类比,张明介绍说,但后来连续三年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去采,却始终不见该蘑菇的身影,最后在2017年6月才又采到,总算在2018年进行该新属的发表。
王超群所发现的华湿伞属的过程就显得“幸运”多了,2013年她在四川就采到了华湿伞属的几份样本,后来同一年11月在湖南又采到了一样的蘑菇。王超群表示,但当时对这个新属的所在科认识有限,一直没有发表,后在长白山采到了与新属相近的一个属,并补充了对属辨认的训练,最后才在2018年将该新属发表。
携手相伴,共同推进真菌研究工作
科研考察的路上,总是有“意外”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2012年,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采蘑菇之旅,成为王超群印象最深的事,从海南到长白山,尽管要走那么长的路,但只能选择最普通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甚至步行。长途跋涉,团队每个人都不易。途中经过河南宝天曼,因为现金不够,又不能刷卡,一行人交了住宿费之后每天只能啃馒头,但宝天曼的蘑菇特别多,整个团队都不舍得走,坚持了三四天,将所需蘑菇采集完了之后,几天的馒头让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王超群笑着回忆说,同行有位男生在下山之后饿得吃下了一整只烧鸡。
每到湿热的季节,也就到了张明出发的日子。张明表示,每年在野外待的时间比较久,难忘的事情太多了,经常会发生一些危险事件,在野外“偶遇”毒蛇、马蜂,甚至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张明回忆说,刚来到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的时候,有一次出去野外采蘑菇,路上还想着会不会遇到“草爬子(蜱虫)”,但到了现场,每个人都很专注而忘了身边的小危险,结果“一语成谶”,团队有人就被蜱虫钻进皮肤里了,蜱虫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时间紧急所以大家为他现场做起了小手术,取出了蜱虫。
即使经常发生意外甚至危险,但他们仍然坚持走在采蘑菇的路上。“采蘑菇是工作,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张明说,很多时候采蘑菇的过程中经常会忘了饥饿,也经常在采完蘑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体力透支,走不下山。但谈到这些较为辛苦的外出工作之时,两人都非常淡然,回忆时总是笑着谈这些难忘的事。
他们既是同事,都有着非常强的科研能力,又是夫妻,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帮助。虽然科研工作繁忙,但在日常生活中,两人也共同分担了各种家庭琐事,其乐融融。
生活中,张明踏实稳重、王超群作为师妹活泼好动,两人性格互补,在朝夕相处之中逐渐产生了感情,于是广东微生物研究所就多了一对模范夫妻。“当时所里的食堂因为修地铁被拆了,所以研究生要自己做饭或者去外面吃饭,随着一次一次的吃饭就彼此有好感了。”王超群打趣道。“有孩子的家庭,在家基本都不会闲着。”张明表示,虽然两个人工作都很忙,但是大家共同承担家务活是对彼此的支持。
王超群表示,虽然在同一个单位也会努力完成好各自的工作。在广东微生物研究所,自己的研究就像养育的孩子一样,是从一天天的采蘑菇,一晚晚的整理标本,一份份的显微观察,一次次的分子实验积累而成的。
此外,“作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诚实、不停地学习和思考,并且对公众具有责任心,现在是国家发展很好的时候,要担当起为国做贡献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的发展,女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在广东微生物研究所,许多同样优秀的课题组组长也是友女性担当,女性和男性同样有着工作压力,但也同样享有工作机会。”王超群并不认为女性在科研方面比男性逊色。
相关链接
毒蘑菇科普工作至关重要
世界上已知的毒菌有上千种,我国已记录的毒蘑菇达400多种且分布普遍,每年都会发生不少误食中毒甚至致死的事件。在广东,每年发生毒蘑菇误食事件也不少,但近几年来,随着毒蘑菇科普的广泛深入,误食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这背后离不开每位科普者的辛勤劳动。
张明和王超群也在科普毒蘑菇的“大军”中,他们坦言已经见过无数次毒蘑菇误食事件,也无数次为医院、疾控中心以及普通市民辨认蘑菇了。据介绍,铅绿褶菇误食在毒蘑菇误食中占到了70%,有一年广州增城,一位看守园林的工作者就因误食毒蘑菇送进了医院,经张 明辨认误食的就是铅绿褶菇,医院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手段。
张明表示,毒蘑菇中毒事件往往发生在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好的人群身上,而且治疗费用昂贵,往往让这些人难以承担,所以毒蘑菇科普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评语
张明和王超群两个年轻的研究者,从研究生开始到现在,在一个团队里一起工作了七八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工作量非常的大,但工作一直非常踏实,实地考察比较艰苦,却从不怕苦怕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在真菌分类方面的研究汇聚了众多一流的研究者,但多年来也很少在一年内同时发表两个新属,这是非常难得的也非常有意义的。
——李泰辉教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