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注意!“致命白毒伞”又现白云山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摄影记者徐敏 通讯员 李诚斌)3月是春暖花开,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广东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此时也开始“冒头”!今日(35日),记者跟随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泰辉博士及其团队研究人员,在白云山发现了致命“白毒伞”。

 

广东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信息时报摄影记者 徐敏

收获:两处小窝点发现近10株致命白毒伞

随着几场春雨下来,各种菌类开始生长。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有李泰辉及其团队一行,登上白云山,寻找致命白毒伞。致命白毒伞有个学名,叫致命鹅膏,是广东毒蘑菇头号杀手。“白毒伞”则是几种白色毒蘑菇的统称。

                                                                                        

                    

 

李泰辉一个与毒蘑菇打交道的专家,又被称为“岭南毒蘑王”。20003月,广州天鹿湖发生了9名外来人员误食致命白毒伞8人死亡的事件,经一系列确认工作,2001年,李泰辉与杨祝良博士共同将其发表为新种,这种毒蘑菇从此有了科学名字——“致命鹅膏”。

李泰辉告诉记者,在广州,致命白毒伞是最早出现的毒菇种类,每年的34月大量出现,但有时早的话1-2月都有,通常和回南天有关。“回南天来得早就早一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沿着千尺嶝往山上走,李泰辉边找边“传授”了寻找致命白毒伞的小技巧——先找黧蒴树,“黧蒴树下不止长一种蘑菇,但致命白毒伞只长在藜蒴树下”。致命白毒伞与黧蒴树有共生关系,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走了大约15分钟,在独沽亭附近的一处小路上,找到了两处致命白毒伞的小窝点、大小近10株致命白毒伞。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讲解致命白毒伞的特点和危害.

这几株致命白毒伞有的被落叶盖了大半,但因通体颜色雪白,只要一冒头还是十分显眼,其叶柄有长有短。“通体很脆,很容易断,”李泰辉说,该毒菇有菌托和菌环,是其两个主要识别特征之一,菌环在菌盖的下面,为白色薄膜,有时在菌盖开时会被撕破消失,形象来说,“穿了靴子、有一圈围脖的蘑菇,千万别吃。”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及其团队研究人员,在白云山发现了致命白毒伞。图为研究人员拍照后将白毒伞带

分布:天鹿湖、华南植物园都发现有

“上周来白云山进行野外调查,就发现了致命白毒伞,”李泰辉称,今年雨水比较均匀,致命白毒伞在今年3月出现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致命白毒伞含有极毒的鹅膏毒素,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误食50克(一两)可使人致命。千尺嶝发现毒蘑菇的该处,在显眼位置竖了一块“温馨提示”牌,附带了致命白毒伞的图片,提醒广大市民:“毒蘑菇可致命,请勿采食!”

李泰辉称,除了白云山,天鹿湖、火炉山、帽峰山、华南植物园、华农等地也都有致命白毒伞。近日中山发生了一起误食致命白毒伞导致中毒的情况,相关人士从蒂峰山公园摘得。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也赶到公园查看过,发现了大量致命白毒伞。

据统计,我国发现的毒蘑菇有400多种,广东的毒蘑菇有200多种,其中致命的有十来种,致命白毒伞是广东的毒菇“头号杀手”。除致命白毒伞致死率最高外,广东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是铅绿褶菇。据李泰辉团队的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7年,广东有39起共149人因食用铅绿褶菇中毒,所幸无人死亡。

2000年以来,李泰辉团队先后收到500多起医院或疾控中心送来的误食毒蘑菇事件的毒菇样品,为其进行科学检测,为医院有针对性地治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8年,广东毒蘑菇中毒人数达540多人,死亡66人,其中仅致命白毒伞就引起中毒107人,死亡43人。

 

提醒:“路边的蘑菇不要采”

李泰辉说,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广东发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由于相信了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误区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真相: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不科学,普通市民凭肉眼没有办法辨别毒菌和食用菌。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却有毒。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也极毒。

误区2:“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真相: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实验证明毒蘑菇与银器、生姜等同煮不一定变黑。

误区3:以前在老家吃过“同样”的蘑菇不会中毒。

真相:外观相似的蘑菇有可能是不同品种,毒性也不同,一些可食用的蘑菇如果生长环境不好,甚至可能被有毒物质污染。

误区4: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蘑菇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生长环境无“清洁”或“肮脏”之分,更与蘑菇的毒性无关。像白毒伞等毒蘑菇都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一旦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李泰辉团队建议:当误食了毒蘑菇后,无论哪一类型的毒蘑菇中毒,都应及早、快速到医院处理。

首先,要马上联系医疗机构,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

其次,要留好所食用蘑菇的样品,不同的毒菇有不同的毒素,有不同的抢救办法。我国发现的毒蘑菇有400多种,误食毒菇中毒有几种情形:肝损害型、肾损害型、神经型、光过敏型、肠胃炎型等,因此留好样品,对于医院根据品种及时用药、救治很重要。

致命白毒伞的发病的潜伏期为612个小时,早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表现,可能在中毒后2-3天左右胃肠炎症状会明显缓解,这是进入临床常见的“假愈期”。其实病人在中毒后25天内会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