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谈食用菌:“不争不抢”的资源宝库亟待发掘

■本报记者 朱汉斌

“食用菌是一个亟待发掘的资源宝库。”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他指出,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在超过10万种的大型真菌中,已证实可食用的品种就有1200多种,而其中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更是不到10%,市面常见的只有香菇、平菇、木耳、灵芝等二三十种,资源开发的潜力巨大。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以其风味独特、营养均衡和功效显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人类的健康食品”。

吴清平表示,我国是世界上认知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也是全球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总产值在全国农业中排在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位,“但食用菌精深加工比例仅5%10%,产业经济效益提升空间巨大”。

为加快我国食用菌资源的深度开发,建立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换代的实施平台,2019年初,在广东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发团队及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联合当地食用菌龙头企业,通过统筹规划,积极投身“韶关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吴清平表示,该产业园定位为“一带、二区、二园、三心、多基地”。

近年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利用在全国食用菌行业科技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国内合作优势,建造了全球最大的食用菌及大型真菌种质资源库,目前已采集保藏野生菌11000余株,完成基因分类鉴定4300多株,保藏标本8万多号,并在广州科学城的“食用菌新品种繁育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中试)基地”开展成批品种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

“食用菌作为朝阳产业,可以依托科技的支撑实现一二三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吴清平表示,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比珠三角更适宜食用菌的生长。他希望以国家级科技成果为支撑,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打造粤北茶树菇、北江香菇、南华草菇等岭南特色食用菌名优产品,建立食用菌生态产业链,重振韶关食用菌产业,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目前全国食用菌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种植食用菌是农民走向富裕的一条好路子。”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小兵表示,现代食用菌栽培工艺技术主要采用室内或荫棚内立体栽培模式,只需要少量土地,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是典型的设施农业,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远超过传统种植业。

《中国科学报》 (2019-12-09 第4 综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