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多雨夏季:路边“野菇”别乱采,专家带你走进“蘑菇圈”
◆湿热的南亚热带气候适合蘑菇生长
“当前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盛期,易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相信近日不少广州街坊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息,提醒大家不要采摘、不要购买、不要食用野生蘑菇。那么关于蘑菇,大家究竟认识多少呢?
每每进入春夏两季,在广州处处可见蘑菇的踪影。
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虽然蘑菇的很多属性接近植物,但它们其实是一类真菌。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程导师王曦告诉记者,蘑菇也叫大型真菌,是异养型生物。由于它们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生成自己生长需要的能量,所以就需要靠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等物质转化为自己需要的养分。
每每进入春夏两季,在广州处处可见蘑菇的踪影。“湿热的南亚热带气候给广州孕育了很高的菌类物种多样性,在广州市区就发现和报道了不少新的物种。城市森林公园、公园,连草地上都有蘑菇。”王曦说道。
大青褶伞(华南国家植物园可见)
雪白草菇 (华南国家植物园可见)
细心观察,在城市里比较阴凉、潮湿的地方,都能寻觅到蘑菇的踪影。华南国家植物园生境多样,林木葱郁,湿润阴凉,更是蘑菇们安家的好地方。无论是在木兰园林地、温室前的大草坪、药园、兰园,还是科普信息中心对面等区域的草地、枯枝朽木上,都能看到大青褶伞、间型鸡枞、皱波斜盖伞、小皮伞等各种有趣的蘑菇。
皱波斜盖伞(华南国家植物园可见)
小皮伞(华南国家植物园可见)
既然找到了蘑菇们的藏身之地,那么该如何鉴别有毒品种呢?据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超群介绍,华南常见的毒菇种类除了有致命鹅膏、裂皮鹅膏、欧式鹅膏等“白毒伞”,还有纯黄白鬼伞、铅绿褶菇等有毒的种类。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王曦提醒大家,肉眼辨别毒蘑菇是很难的,不认识、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采食!
◆食用菌除了“顶流”还有更多选择
近年来,蘑菇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可见随便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风险很大。那么究竟什么类型的蘑菇,才符合我们的“食用标准”呢?
王超群告诉记者,我国产量前十名的食用菌,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菇类之外,还包括黑木耳、毛木耳、银耳等菌类。此外,在我国十大野生菌里,还能看到羊肚菌、鸡枞、牛肝菌等“山珍”的身影。
说到“蘑菇圈”的顶流,非松茸莫属,比如巴西蘑菇“姬松茸”、大球盖菇“红松茸”。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段俊研究团队获悉,近年来科学家选育出了松茸在广东“最佳替身”——中科1号红松茸,口感接近野生松茸但价格适中。相信爱吃的广州街坊用不了多久,就能更方便地品尝到新鲜的“松茸”味道。
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团队选育出松茸在广东“最佳替身”——中科1号红松茸。
食用菌家族庞大,除了“顶流”成员之外,还有不少常见的品种,不但味道鲜美,样子也很可爱。记者留意到,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售卖食用菌的种植包,非常适合家庭养殖。
“小朋友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合相应环境下生长的蘑菇,比如夏季可以从白平菇、红平菇、榆黄菇等品种入手尝试。”据王曦介绍,蘑菇的种植方法非常简单方便,在家里找一处阴凉,没有穿堂风的位置放菌包,如厨房、卫生间或阳台的地面上,在菌包上剪开一个十字的口子,每隔几天用喷壶适当喷水保持湿润。“就这样等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收获自己种植的可食用菌,又好玩,又能吃!”
华南国家植物园通过开设“ 走进菌类世界——华南常见蘑菇识别”科普课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李碧秋、李诚斌、张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附件下载: